教育部公示第九届国家督学拟聘人选
在他看来,现有的低碳零碳技术要进行广泛的使用,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同时,需要大量投资于新的绿色低碳和零碳项目的研发。
市场普遍预期,PPI年内峰值已过,年内通胀总体可控且不会掣肘货币政策,这为降准打开了空间。预期之中是因为,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对此次降准进行预告,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7月9日,年内首次降准落地。实体经济亟需金融支持,使得此次降准尤为必要。此次降准也有望与前期减费让利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叠加产生累积效应,有效引导小微企业信贷综合成本稳中有降,为下半年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承压。此次降准既在预期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当前,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为应对疫情,央行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5月以后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对期货日报记者说,除中国外,6月份,韩国、越南等外向型经济体出口也维持高位,表明全球经济复苏逻辑依然是影响外需的主要因素
二是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我国出口显示出较强韧性,尤其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表现稳定。6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3.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自2020年6月份起连续13个月同比正增长,外贸稳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同期,进口原油2.61亿吨,减少3%。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对期货日报记者说,除中国外,6月份,韩国、越南等外向型经济体出口也维持高位,表明全球经济复苏逻辑依然是影响外需的主要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阶段性推升企业生产成本,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同时,全球新一轮疫情使得医疗物资出口维持高位,也对整体出口产生了拉动作用。四是民营企业主力军地位更加巩固。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价格同比指数为108.5,价格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5.4%。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2.8%、23.8%、21.7%。
以美元计,6月当月出口同比增长32%,增速较5月回升4.3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进口同比增长36.7%,增速较5月放缓14.5个百分点,但仍维持高位。三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砂5.61亿吨,增加2.6%;天然气5981.9万吨,增加23.8%;大豆4895.5万吨,增加8.7%;玉米1530.2万吨,增加318.5%;小麦536.8万吨,增加60.1%。去年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长近27%,在较高基数的影响下,今年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或放缓,但全年进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李魁文说,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有利于物价平稳运行的因素不断增多。展望下半年外贸形势,李魁文表示,总的看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疫情走势错综复杂,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
海关总署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
五是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升。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如6月底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相比年初累计上涨幅度超过25%,相比去年上半年最低点涨幅超过1倍。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再创佳绩,主要有六方面特点:一是进出口连续13个月同比正增长。近期,国务院部署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也有利于稳定市场。六是铁矿砂、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27.5%、22.7%。
对此,李魁文表示,近期国务院已部署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有利于稳定市场。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铁矿砂等价格也走入快速上涨通道。
他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控制住了疫情,夯实了外贸发展的健康基础,且产业技术也显示出活力,自主的供应链发挥了作用。6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3.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亦认为中国上半年外贸表现令人满意。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
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吨2888.5元,同比上涨20.5%;铁矿砂进口均价每吨1075.8元,上涨了67.3%。工业金属研究刊物MetalMiner的高级研究分析师玛利亚罗莎戈比茨认为,今年领涨大宗商品市场的钢铁价格可能会再涨一个季度,而需求和生产恢复平衡可能需要一年时间。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李魁文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6月底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相比年初累计上涨幅度超过了25%,相比去年上半年最低点涨幅超过了1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砂5.61亿吨,增加2.6%;天然气5981.9万吨,增加23.8%;大豆4895.5万吨,增加8.7%;玉米1530.2万吨,增加318.5%;小麦536.8万吨,增加60.1%。
从基本面、政策等因素看,人民币汇率稳定基础牢固,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波动。上半年尽管海外工业制造业有所复苏,但我国外贸出口仍保持强劲,这得益于上半年全球需求回暖,且国内生产供应链恢复良好,生产供给能力强,外贸企业对全球需求变化反映灵敏,外贸结构优化与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上半年,中国对铁矿砂、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分地区来看,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2.66万亿元、2.52万亿元、2.21万亿元,分别增长27.8%、26.7%、34.6%;对日本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5%。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也带动了外部需求增加,而去年基数较低以及价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贸增长也起到了拉动作用。展望下半年外贸形势,李魁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疫情走势错综复杂,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
此外,受到全球生产恢复的影响,国内替代性出口的动能也将有所减弱。周茂华认为,下半年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趋势看,支持大宗商品再度大幅上涨的基础已在弱化,国内采取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组合拳效果初现。另一个方面,欧美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促进了国际贸易市场的活跃。同时,去年下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长近27%,在较高基数的影响下,今年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但全年进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或将放缓国内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为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发布会上说: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增速依然高达22.8%,我国对外贸易稳中向好、表现亮眼。
海关总署在7月13日公布中国上半年外贸成绩单,数据显示,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13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此外,周茂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全球疫情持续的背景下,海外对中国抗疫商品仍有很大的需求量。
同期,进口原油2.61亿吨,减少3%。此外,随着疫苗接种的进一步推广,部分交通物流行业的限制将有所降低,有助于全球航运业服务供给逐步恢复。


民生证券:均衡配置 精选绩优基金


“北斗”“神舟”“嫦娥”“祝融” ……这颗卫星邀你来命名


空头氛围趋浓 期指上行压力加大


习近平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


异彩纷呈!总台CGTN纪录频道整频道落地香港播出 7月1日片单发布


微视频|情暖香江


光大证券上半年净利下滑2.2% 自营规模不敌去年同期


习近平: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上证指数周K线3连阳


【每日一习话】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